护士资格考试VIP版理论精讲 VIP版在线测试  |  会员专区  |  基护 内护 外护 妇护 儿护 医护在线测试  |  生理学 教学改革
医护学习网
您的位置:首页 > 护士资格考试VIP版理论精讲 > 第十三章 肿瘤病人的护理

第十八节 原发性支气管肺癌病人的护理

ldn

lav nguoiviendong.net naltrexon

abortion pill philippines

abortion pill philippines

buy prednisolone 5mg tablets uk

buy prednisolone 5mg uk

肺癌多数起源于支气管黏膜上皮,因此也称支气管肺癌。发病大多在40岁以上,以男性多见,男女之比约(3~5):1。

一、病因与分类

(一)病因

尚不完全明确,认为与下列因素有关:

1.长期大量吸烟 最重要的危险因素资料表明,多年每日吸烟达40支以上者,肺鳞癌和小细胞癌的发病率比不吸烟者高4~10倍。

2.化学和放射性物质的致癌作用 某些工业部门和矿区职工,肺癌的发病率较高,可能与长期接触石棉、铬、镍、铜、锡、砷、放射性物质等有关。

3.体内因素 如免疫状态、代谢活动、遗传因素、肺部慢性感染等,也对肺癌的发生产生影响。

4.生物学方面 近年来的研究表明,p53基因、转化生长因子β1,基因、mm23-H1基表达的变化及基因突变与肺癌的发病有密切的联系。

(二)分类

按细胞类型分为下列四种类型

1.鳞状细胞癌(鳞癌) 约占50%。50岁以上的男性占大多数。

2.小细胞癌(未分化小细胞癌) 发病率比鳞癌低,发病年龄较轻,多见于男性,恶性程度高,生长快,较早出现淋巴和血行转移,对放射和化学药物治疗虽较敏感,但在各型肺癌中预后最差

3.腺癌 发病年龄较小,女性相对多见。

4.大细胞癌 较少见,多为中心型。

(三)转移途径

包括直接扩散;淋巴转移(常见的扩散途径);血行转移。

二、临床表现

与肺癌的部位、大小,是否压迫、侵犯邻近器官以及有无转移等密切相关。

1.早期 特别是周围型肺癌多无症状。癌肿增大后,常出现刺激性咳嗽(早期症状),痰中带血点、血丝或断续地少量咯血;大量咯血则很少见。少数肺癌病人由于肿瘤造成较大的支气管不同程度的阻塞,可出现胸闷、哮鸣、气促、发热和胸痛等症状。

2.晚期 肺癌压迫、侵犯邻近器官、组织或发生远处转移时,可发生与受累组织相关的征象:①压迫或侵犯膈神经:同侧膈肌麻痹;②压迫或侵犯喉返神经:声带麻痹、声音嘶哑;③压迫上腔静脉:面部、颈部、上肢和上胸部静脉怒张,皮下组织水肿,上肢静脉压升高;④侵犯胸膜:胸膜腔积液,常为血性;大量积液可引起气促;⑤癌肿侵犯胸膜及胸壁:有时可引起持续性剧烈胸痛;⑥侵入纵隔,压迫食管,引起吞咽困难;⑦上叶顶部肺癌,亦称Pancoast肿瘤:可以侵入纵隔和压迫位于胸廓上口的器官或组织,如第1肋间、锁骨下动静脉、臂丛神经、颈交感神经等而产生剧烈胸肩痛、上肢静脉怒张、上肢水肿、臂痛和运动障碍,同侧上眼睑下垂、瞳孔缩小、眼球内陷、面部无汗等颈交感神经综合征(Horner征)

3.非转移性的全身症状 如骨关节综合征(杵状指、骨关节痛、骨膜增生等)、Cushing综合征、重症肌无力、男性乳腺增大、多发性肌肉神经痛等。

三、辅助检查

1.胸部X线检查 在肺部可见块状阴影,边缘不清或呈分叶状,周围有毛刺。若有支气管梗阻,可见肺不张;若肿瘤坏死液化,可见空洞。

2.痰细胞学检查 起源于较大支气管的中央型肺癌,表面脱落的癌细胞随痰咳出,若痰中找到癌细胞即可明确诊断。早期诊断肺癌简便有效的方法。

3.支气管镜检查 诊断中心型肺癌的阳性率较高,可在支气管腔内直接看到肿瘤大小、部位及范围,并可取或穿刺组织作病理学检查,亦可经支气管取肿瘤表面组织或支气管内分泌物进行细胞学检查。

4.其他 纵隔镜、放射性核素扫描、经胸壁穿刺活组织、转移病灶活组织检查、胸水检查等。

四、治疗原则

综合治疗,以手术治疗为主,结合放射、化学药物、中医中药以及免疫治疗等。

1.手术治疗 目的是彻底切除肺部原发癌肿病灶和局部及纵隔淋巴结。肺切除术的范围取决于病变的部位和大小。周围型肺癌,一般施行肺叶切除术;中心型肺癌,多施行肺叶或一侧全肺切除术。

2.放射治疗 是从局部消除肺癌病灶的一种手段。小细胞癌对放射疗法敏感性较高,鳞癌次之,肺癌和细支气管肺泡癌最低。

3.化学治疗 对有些分化程度低的肺癌,特别是小细胞癌,疗效较好。亦可单独用于晚期肺癌,以缓解症状,或与手术、放射疗法综合应用,以防止癌肿转移复发,提高治愈率。

4.中医中药治疗 按病人临床症状、脉象、舌苔等辨证论治,部分病人的症状可得到改善并延长生存期。

5.免疫治疗 ①特异性免疫疗法:用经过处理的自体肿瘤细胞或加用佐剂后,作皮下接种治疗;②非特异性免疫疗法:用卡介苗、短小棒状杆菌、转移因子、干扰素、胸腺素等生物制品,或左旋咪唑等药物激发和增强人体免疫功能。

五、护理问题

1.气体交换受损 与肺组织病变、手术、麻醉等因素有关

2.低效性呼吸形态 与肿瘤阻塞支气管、肺膨胀不全、呼吸道分泌物潴留、肺换气功能降低等有关

3.焦虑/恐惧 与担心手术、疼痛、疾病的预后等因素有关

4.疼痛 与手术所致组织损伤有关

5.潜在并发症:出血、感染、肺不张、心律失常、哮喘发作、支气管胸膜瘘、肺水肿、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六、护理措施

(一)术前护理

1.减轻焦虑 认真耐心地回答病人所提出的任何问题,以减轻其焦虑不安或害怕的程度。向病人及家属详细说明手术方案及手术后可能出现的问题,各种治疗护理的意义、方法、大致过程、配合要点与注意事项,让病人有充分的心理准备。

2.纠正营养和水分的不足 建立令人愉快的进食环境,提供色香味齐全的均衡饮食,注意口腔清洁,以促进食欲。伴营养不良者,经肠内或肠外途径补充营养。

3.改善肺泡的通气与换气功能、预防手术后感染:

(1)戒烟:吸烟会刺激肺、气管及支气管,使气管、支气管分泌物增加,妨碍纤毛的活动和清洁功能,以致肺部感染。应指导并劝告病人停止吸烟。

(2)保持呼吸道通畅:若有大量支气管分泌物,应先行体位引流。若痰液粘稠不易咳出,可行超声雾化,必要时经支气管镜吸出分泌物。注意观察痰液的量、颜色、粘稠度及气味;遵医嘱给予支气管扩张剂、祛痰剂等药物,以改善呼吸状况。

(3)口腔护理:注意口腔卫生,若有龋齿或上呼吸道感染应先治疗,以免手术后并发肺部感染等并发症。

(4)预防感染:遵医嘱给予抗生素。

4.术前指导

(1)指导病人练习腹式深呼吸、有效咳嗽和翻身,可促进肺扩张,并利于术后配合。

(2)指导病人练习使用深呼吸训练器,以有效配合术后康复,预防肺部并发症的发生。

(3)指导病人在床上进行腿部运动,以避免腓肠肌血栓的形成。

(4)手术侧手臂及肩膀震动练习,可维持关节全范围运动及正常姿势。

(5)介绍胸腔引流的设备,并告诉病人在手术后安放引流管(或胸管)的目的及注意事项。

(二)术后护理

1.维持呼吸道通畅

(1)鼓励病人深呼吸,有效咳嗽、咳痰,必要时进行吸痰。

(2)观察病人呼吸频率、幅度及节律,以及双肺呼吸音;病人有无气促、发绀等缺氧征象,若有异常及时报告医师予以处理。

(3)氧气吸入。

(4)稀释痰液:若病人呼吸道分泌物粘稠,可用糜蛋白酶、地塞米松、氨茶碱、抗生素等药物行超声雾化,以达到稀释痰液、消炎、解痉、抗感染的目的。

2.维持生命体征平稳手术后2~3小时内,每15分钟测生命体征一次;脉搏和血压稳定后改为30分钟至1小时测量一次;注意有无呼吸窘迫的现象。若有异常,立即报告医师。

3.体位

(1)病人意识未恢复时取平卧位,头偏向一侧,以免呕吐物、分泌物吸入而致窒息或并发吸入性肺炎。

(2)血压稳定后,采用半坐卧位

(3)肺叶切除者,可采用平卧或患侧卧位。

(4)肺段切除术或楔形切除术者,应避免手术侧卧位,最好选择健侧卧位,以促进患侧肺组织扩张。

(5)全肺切除术者,应避免过度侧卧,可采取1/4侧卧位,以预防纵隔移位和压迫健侧肺而导致呼吸循环功能障碍。

(6)若有血痰或支气管瘘管,应取患侧卧位并通知医师。

(7)避免采用垂头仰卧式,以防因横膈上升而妨碍通气。若有休克现象,可抬高下肢或穿弹性袜,以促进下肢静脉血液回流。

4.减轻疼痛。增进舒适

(1)适当给予止痛剂。同时观察病人呼吸频率,是否有呼吸受抑制的征象。

(2)安排舒适的体位,半卧位时可在病人的头、颈下置枕头,以促进舒适,勿将枕头置于肩下或背部。

(3)根据病人的需要及病情允许,协助并指导病人翻身,以增加病人的舒适度,并有助于预防并发症的发生。

5.维持液体平衡和补充营养

(1)严格掌握输液的量和速度,防止前负荷过重而导致肺水肿。全肺切除术后病人应控制钠盐摄入量,一般而言,24小时补液量宜控制在2000ml内,速度以20~30滴/分为宜。

(2)记录出入水量,维持体液平衡。

(3)当病人意识恢复且无恶心现象,拔除气管插管后即可开始饮水。

(4)肠蠕动恢复后,即可开始进食清淡流质、半流质饮食;若病人进食后无任何不适可改为普食,饮食宜为高蛋白、高热量、丰富维生素、易消化,以保证营养,提高机体抵抗力,促进伤口愈合。

6.活动与休息

(1)鼓励病人早期下床活动:目的是预防肺不张,改善呼吸循环功能,增进食欲,振奋精神。术后第1日,生命体征平稳,应鼓励及协助病人下床或在床旁站立移步;带有引流管者要妥善保护;严密观察病人病情变化,出现头晕、气促、心动过速、心悸和出汗等症状时,应立即停止活动。术后第2日起,可扶持病人围绕病床在室内行走3~5分钟,以后根据病人情况逐渐增加活动量。

(2)四肢活动:促进手臂和肩膀的运动,预防术侧肩关节强直及失用性萎缩。病人麻醉清醒后,护士可协助病人进行臂部、躯干和四肢的轻度活动,每4小时1次;术后第1日开始作肩臂的主动运动。全肺切除术后的病人,鼓励取直立的功能位,以恢复正常姿势。

7.伤口护理检查敷料是否干燥,有无渗血,发现异常及时报告医师。

8.维持胸腔引流通畅

(1)按胸腔闭式引流常规进行护理。

(2)密切观察引流液量、色、性状,当引流出多量血液(每小时100~200ml)时,应考虑有活动性出血,需立即通知医师。

(3)对全肺切除术后所置的胸腔引流管一般呈钳闭状态,以保证术后患侧胸腔内有一定的渗液,维持纵隔于中间位置。每次放液量不宜超过1OOml,速度宜慢,避免快速多量放液引起纵隔突然移位,导致心脏骤停。

七、健康教育

1.告诉病人出院返家后数星期内,仍应进行呼吸运动及有效的咳嗽。

2.注意保持良好的口腔卫生,避免出入公共场所或与上呼吸道感染者接近,避免居住或工作于布满灰尘、烟雾及化学刺激物品的环境,戒烟。

3.保持良好的营养状况,每天有充分的休息与活动。

4.若有伤口疼痛、剧烈咳嗽及咯血等症状,或有进行性倦怠情形,应返院追踪治疗。

5.化疗药物有抑制骨髓造血功能和胃肠道反应,治疗过程中应注意血象的变化,定期到医院复查血细胞和肝功能等。


内容纠错 | 意见建议 | 关于我们 | 联系站长
Copyright©2009-2025 医护学习网 * Medicine & Nursing Learn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