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癌是消化道常见的恶性肿瘤,胃癌多见于胃窦部,约占50%,高发年龄为40~60岁。
一、病因及分类
1.病因 尚未完全清楚。目前认为与胃溃疡、萎缩性胃炎、胃息肉恶变有关;胃幽门螺杆菌也是重要因素之一;其他与环境、饮食及遗传因素有关。淋巴转移是胃癌的主要转移途径,发生较早,晚期最常见的是肝转移,其他如肺、脑、肾、骨。
2.分类
(1)胃癌大体类型分为:早期胃癌和进展期胃癌。早期胃癌:是指癌组织浸润仅限于黏膜或黏膜下层,不论其有无淋巴结转移。进展期胃癌:是癌组织已浸润肌层、浆膜层或浆膜层外组织。进展期胃癌按Borrmann分类分为4型:Ⅰ型即结节型;Ⅱ型指无浸润的溃疡型;Ⅲ型指有浸润的溃疡型;Ⅳ型即弥漫型。
(2)胃癌的组织类型:按世界卫生组织的分类法分为:①乳头状腺癌;②管状腺癌;③低分化腺癌;④粘液腺癌;⑤印戒细胞癌;⑥未分化癌;⑦特殊类型癌,包括类癌、腺鳞癌、鳞状细胞癌、小细胞癌。
3.胃癌的转移途径 有直接浸润、淋巴转移、血行转移及腹腔种植转移。
二、临床表现
1.症状 早期无明显症状,半数病人较早出现上腹隐痛,一般服药后可暂时缓解。当胃窦梗阻时有恶心、呕吐宿食,贲门部癌可有进食梗阻感。少量出血时粪便隐血试验阳性。晚期病人出现恶病质。
2.体征 体检早期可仅有上腹部深压痛;晚期病人可扪及上腹部肿块。若出现肝脏等远处转移时,可有肝大、腹水、锁骨上淋巴结肿大。发生直肠前凹种植转移时,直肠指诊可摸到肿块。
三、辅助检查
1.内镜检查 纤维胃镜是诊断早期胃癌的有效方法,可直接观察病变部位,并做活检确定诊断。超声胃镜能观察到胃黏膜以下各层次和胃周围邻近脏器的图像。
2.影像学检查
(1)X线钡餐检查:X线气钡双重对比检查可发现较小而表浅的病变。
(2)腹部超声:主要用于观察胃的邻近脏器受浸润及淋巴结转移的情况。
(3)螺旋CT:有助于胃癌的诊断和术前临床分期。
3.实验室检查 粪便隐血试验常呈持续阳性。
四、治疗原则
早期发现、早期诊断和早期治疗是提高胃癌疗效的关键。手术是首选的方法,辅以化疗、放疗及免疫治疗等以提高疗效。
1.手术治疗
(1)根治性手术:是整块切除胃的全部或大部、大、小网膜和区域淋巴结,并重建消化道。
(2)微创手术:包括胃镜下的胃黏膜病灶切除和腹腔镜下的胃楔形切除、胃部分切除,甚至是全胃切除。晚期癌肿浸润并广泛转移者,行姑息性切除术、胃空肠吻合术可以解除梗阻症状。
(3)姑息性切除术。
(4)短路手术。
2.化疗 是最主要的辅助治疗方法。
3.其他治疗 包括放疗、热疗、免疫治疗、中医中药治疗等。
五、护理问题
1.焦虑或恐惧 与胃癌确诊、手术危险性、并发症的发生有关
2.营养失调:低于机体需要量与下列因素有关:①摄入食物不足,消化吸收不良;②肿瘤所致消耗性代谢;③消化道对化疗的反应;④禁饮食、呕吐等
3.舒适的改变 与顽固性呃逆、切口疼痛有关
4.潜在并发症 胃癌穿孔、出血、幽门梗阻、化疗副作用及手术后有关并发症。
六、护理措施
1.缓解病人的焦虑与恐惧 护士要主动与病人交谈,向病人解释胃癌手术治疗的必要性,鼓励病人表达自身感受和学会自我放松的方法;并根据病人的个体情况进行有针对性的心理护理,以增强病人对手术治疗的信心。此外,护士还应鼓励家属和朋友给予病人关心和支持,使其能积极配合治疗和护理。
2.改善病人的营养状况
(1)术前营养支持:护士应根据病人的饮食和生活习惯,合理制定饮食。给予高蛋白、高热量、高维生素、低脂肪、易消化和少渣的食物;对不能进食者,应遵医嘱给予静脉输液,补充足够的热氮量,必要时输血浆或全血,以改善病人的营养状况,提高其对手术的耐受性。
(2)术后营养支持的护理
1)肠外营养支持:术后需及时补充病人所需要的水、电解质和营养素,必要时输血清蛋白或全血,以改善病人的营养状况,促进切口的愈合。同时应详细记录24小时出入量,为合理输液提供依据。
2)早期肠内营养支持:术后早期经喂养管输注实施肠内营养支持,对改善病人的全身营养状况、维护肠道屏障结构和功能、促进肠功能早日恢复、增加机体的免疫功能、促进伤口和肠吻合口的愈合等都有益处。应根据病人的个体情况,合理制定营养支持方案。护理应注意:①喂养管的护理:妥善固定喂养管,防止滑脱、移动、扭曲和受压;保持喂养管的通畅,防止营养液沉积堵塞导管,每次输注营养液前后用生理盐水或温开水20~30ml冲管,输液过程中每4小时冲管一次。②控制输入营养液的温度、浓度和速度:以接近体温37℃左右为宜,温度偏低会刺激肠道引起肠痉挛,导致腹痛、腹泻;温度过高则可能灼伤肠道黏膜,甚至可引起溃疡或出血;营养液浓度过高易诱发倾倒综合征。③并发症的观察:观察有无恶心、呕吐、腹痛、腹胀、腹泻和水电解质紊乱等并发症的发生。
3)饮食护理:肠蠕动恢复后可拔除胃管,拔胃管后当日可少量饮水或米汤;第2日半量流质饮食。每次50~80ml;第3日进全量流食,每次100~150ml,以蛋汤、菜汤、藕粉为宜;若进食后无腹痛、腹胀等不适,第4日可进半流质饮食,如稀饭;第10~14日可进软食。少食产气食物,忌生、冷、硬和刺激性食物。注意少量多次,开始时每日5~6餐,以后逐渐减少进餐次数并增加每次进餐量,逐步恢复正常饮食。全胃切除术后,肠管代胃容量较小,开始全流质饮食时宜少量、清淡;每次进食后需观察病人有无腹部不适。
3.采用有效措施,促进舒适感
(1)体位:全麻清醒前去枕平卧位,头偏向一侧。麻醉清醒后,若血压稳定取低半卧位,有利于呼吸和循环,减少切口缝合处张力,减轻疼痛不适。
(2)保持有效的胃肠减压:减少胃内积气、积液。
(3)镇痛:对切口疼痛所致的不适,可遵医嘱给予镇痛药物。
(4)休息:为病人创造良好的休息环境,保证病人的休息和睡眠。
4.并发症的观察、预防和护理
(1)术后出血:包括胃和腹腔内出血。
1)病情观察:严密观察病人的生命体征,包括血压、脉搏、心率、呼吸、神志和体温的变化。
2)禁食和胃肠减压:胃肠减压的负压要适当,避免负压过大损伤胃黏膜。观察胃肠减压引流液的量和颜色。胃手术后24小时内可有少量暗红色或咖啡色液体从胃管引出,一般不超100~300ml,以后胃液逐渐转清。若术后短期内从胃管引流出大量鲜红色血液,持续不止,应警惕有术后出血,需及时报告医师处理。
3)加强对腹腔引流的观察:观察和记录腹腔引流液的量、颜色和性质;若术后持续从腹腔引流管引出大量新鲜性液体,应怀疑有腹腔内出血。须及时通知医生处理。
4)止血和输血:若病人术后发生胃出血,应遵医嘱应用止血药物和输新鲜血等,或用冰生理盐水洗胃。若经非手术疗法不能有效止血或出血量500ml/h,应积极完善术前准备,并做好相应的术后护理。
(2)感染
1)完善术前准备:术前良好的胃肠道和呼吸道准备,利于有效预防术后并发症。术前戒烟、进行有效咳嗽和深呼吸的训练。
2)体位:全麻清醒前取去枕平卧位,头偏向一侧,以免呕吐时发生误吸。清醒后若血压稳定取低半卧位,有利于腹腔渗出液积聚于盆腔,一旦感染,便于引流。
3)口腔护理:减少细菌的繁殖。
4)保持腹腔引流通畅:放置引流的目的是及时引流腹腔内的渗血、渗液,避免腹腔内液体积聚继发感染和脓肿形成。护理时应注意:①妥善固定引流管;②保持引流通畅;③观察和记录引流液的量、颜色和性质;④严格无菌操作,每日更换引流袋。
5)术后早期活动。
(3)吻合口瘘和残端破裂
1)术前准备。
2)维持有效的胃肠减压,可防止胃肠道内积液、积气,减轻胃肠内压力。①妥善固定和防止滑脱;②保持通畅;③观察和记录引流液的量、颜色和性质。若胃管引流通畅,而引流胃液量逐渐减少,则是胃肠蠕动恢复的标志。
3)加强观察和记录:注意观察病人的生命体征和腹腔引流情况。
4)保护瘘口周围皮肤。
5)支持治疗的护理:根据医嘱补液,维持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
6)合理使用抗菌药:遵医嘱合理使用抗菌药物。
(4)消化道梗阻:若病人出现恶心、呕吐、腹胀、甚至腹痛和停止肛门排便排气,应警惕消化道梗阻和残胃蠕动无力所致的胃排空障碍。护理时应根据医嘱予以:
1)禁食、胃肠减压,记录出入水量。
2)维持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给予肠外营养支持,纠正低蛋白。
3)应用促胃动力药物,如多潘立酮等。
4)加强心理护理,减轻焦虑或抑郁。
5)非手术治疗无效时,做好术前准备。
(5)倾倒综合征
1)早期倾倒综合征:主要指导病人通过饮食加以调整,包括少量多餐,避免过甜、过咸、过浓的流质饮食;宜进低碳水化合物、高蛋白饮食;进餐时限制饮水喝汤;进餐后平卧10~20分钟。多数病人可缓解。
2)晚期倾倒综合征:出现症状时稍进饮食,尤其是糖类即可缓解。饮食中减少碳水化合物含量,增加蛋白质比例,少量多餐可防止其发生。
3)碱性反流性胃炎:对轻者,遵医嘱口服胃黏膜保护剂、胃动力药;对重者,准备手术。同时做好相应的心理护理。
4)营养相关问题:加强饮食调节,食用高蛋白、低脂食物,补充铁剂与足量维生素。
七、健康教育
1.向病人及家属讲解胃癌相关的防治知识,以增强病人和家属治疗疾病的信心。
2.对手术治疗的病人,讲解合理的饮食调理计划及注意的事项。讲解手术后并发症的表现及预防。
3.对化疗的病人,解释化疗的必要性、药物的副作用及预防,以及治疗期的注意事项。
4.嘱病人出院后定期检查,并接受医护人员的康复指导。注意休息和适当的体育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