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士资格考试VIP版理论精讲 VIP版在线测试  |  会员专区  |  基护 内护 外护 妇护 儿护 医护在线测试  |  生理学 教学改革
医护学习网
您的位置:首页 > 护士资格考试VIP版理论精讲 > 第十六章 神经系统疾病病人的护理

第十节 化脓性脑膜炎病人的护理

clomid online

buy clomid tablets

化脓性脑膜炎是由化脓性细菌感染引起脑脊膜化脓性炎症,常合并化脓性脑炎或脑脓肿,是一种严重的颅内感染性疾病,病死率较高,好发于婴幼儿、儿童和老年人

一、病因

机体抵抗力低时,病菌侵入人体形成菌血症,细菌经血液循环进入颅内引起脑膜炎。最常见的致病菌是流感嗜血杆菌、肺炎球菌和脑膜炎双球菌。

感染途径:①血行感染,继发于菌血症或身体其他部位化脓性感染灶;②邻近病灶直接侵入,如中耳炎、鼻窦炎、开放性脑外伤等;③颅内病灶直接蔓延,如脑脓肿破入蛛网膜下腔或脑室;④医源性感染,见于脑室引流或腰穿,脑外科手术。

二、临床表现

1.多呈暴发性或急性起病

2.感染症状,发热、畏寒及上呼吸道感染症状。

3.颅压增高症状:剧烈头痛、呕吐等。

4.脑膜刺激症状:颈项强直,克氏征、布氏征阳性等。

5.脑实质损害症状:意识障碍、精神症状,抽搐及偏瘫。

6.脑膜炎双球菌菌血症时,出现皮疹,始为红色斑丘疹,后转为皮肤瘀斑

三、辅助检查

1.血常规 白细胞总数及中性粒细胞均升高。

2.脑脊液检查 压力增高,外观浑浊或呈脓性;白细胞总数增高,多型核占多数免疫球蛋白IgG和IgM增高,细菌涂片或细菌培养阳性

3.脑电图 弥散性慢波。

4.影像学检查 病变早期CT或MRI检查正常,随着病情的进展,其信号增强。

四、治疗原则

针对病原菌选用足量敏感抗生素,防治感染性休克。

1.抗菌治疗

肺炎球菌:青霉素或头孢曲松等;流感嗜血杆菌:氨苄西林或头孢三代;脑膜炎双球菌:青霉素、氨苄西林或头孢三代;肠道革兰阴性杆菌(如大肠埃希菌、肺炎杆菌、铜绿假单胞菌)氨苄西林或头孢三代。注意:应用抗生素2~3天后,复查脑脊液。

2.皮质激素应用 地塞米松每日10~20mg静脉滴注,连续3~5天。

3.对症治疗 脱水降压,高热予物理降温,保持呼吸道通畅,惊厥者给予镇静。

五、护理问题

1.体温升高  与颅内感染有关

2.疼痛  与颅压增高有关

3.躯体移动障碍  与意识障碍、偏瘫有关

4.有外伤的危险  与抽搐、偏瘫有关

六、护理措施

1.绝对卧床休息,床头抬高15°~30°,提供安静舒适的环境。

2.头偏向一侧,去枕平卧,遵医嘱使用快速脱水剂。

3.协助生活护理,做好皮肤护理。

4.密切观察神志意识,生命体征、瞳孔、表情、姿势等变化。

5.用药护理

七、健康教育

加强心理沟通,给予心理安慰。

附:小儿化脓性脑膜炎

化脓性脑膜炎是小儿常见的感染性疾病之一。由于小儿处于生长发育期间,免疫功能不成熟,机体抵抗力弱,血一脑屏障功能不健全,常易引发感染,尤以婴幼儿感染常见。其临床表现以发热、呕吐、头痛、烦躁、嗜睡、惊厥、脑膜刺激征及脑脊液改变为主要特征

(一)病因

化脓性脑膜炎常见致病菌与患儿年龄关系密切。新生儿及<2个月:以革兰阴性杆菌为主,如大肠杆菌、副大肠杆菌等,阳性球菌可见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2个月~儿童期:以流感嗜血杆菌、奈瑟脑膜炎双球菌和肺炎双球菌为主。传播途径:主要通过上呼吸道感染或皮肤等处的化脓性感染,新生儿常见脐部。致病菌由感染灶入血,经血液循环波及脑膜,引起脑膜和脑组织的炎性改变。

(二)临床表现

1.化脓性脑膜炎在小儿任何年龄均可发病。90%以上的病例在生后1个月~5岁发生。四季均有发生。冬春季节感染脑膜炎患儿,其病原菌以肺炎链球菌多见春秋季常见的有脑膜炎奈瑟菌、B型流感嗜血杆菌。

化脓性脑膜炎分为两种:

暴发型:患儿起病急,发热、头痛、呕吐、烦躁、抽搐等,脑膜刺激征阳性。皮肤迅速出现出血点或瘀斑,意识障碍、血压下降和弥散性血管内凝血,进行性休克等症状,治疗若不及时24小时内死亡。常见病原菌为脑膜炎奈瑟菌

亚急型:发病前数日可有上呼吸道或胃肠道感染的症状,年长儿可诉头痛、肌肉酸痛,婴幼儿则表现发热、呕吐、烦躁、易激惹、精神委靡、目光凝视、惊厥、昏迷。常见病原菌为流感嗜血杆菌或肺炎双球菌。

2.新生儿化脓性脑膜炎缺乏典型的症状和体征。起病时表现可与新生儿败血症相似,有发热或体温波动、面色青灰、拒乳、凝视、哭声声调高而尖,心率慢,发绀、惊厥。神经系统表现为嗜睡、前囟紧张膨隆,但脑膜刺激征不明显。病原菌以大肠埃希菌、葡萄球菌多见,所以新生儿患败血症时应警惕化脓性脑膜炎的发生。查体可见:颅内压增高、头痛、呕吐,婴幼儿可有前囟饱满、颅缝增宽、双侧瞳孔反射不对称,甚至出现脑疝、脑膜刺激征,20%~30%可出现部分或全身惊厥。

3.并发症 硬脑膜下积液、脑积水、脑室管膜炎。

(三)辅助检查

1.脑脊液 脑脊液检查为本病确诊的重要依据

(1)压力升高,外观混浊或呈脓性,白细胞数明显增多达1OOO×106/L以上,以中性粒细胞为主;蛋白升高,糖和氯化物下降。

(2)涂片革兰染色找菌(阳性率70%~90%)。

(3)脑脊液细菌培养加药物敏感试验。

(4)脑脊液检测细菌抗原。

2.血象

(1)白细胞总数明显增高,可高达(20~40)×109/L。

(2)分类以中性粒细胞增加为主,占80%以上。

(3)严重感染时,白细胞可不增高。

3.其他   血培养、皮肤瘀斑涂片找菌阳性及头颅CT等。

(四)治疗原则

早期用药、联合用药、坚持用药、对症处理、治疗并发症及支持疗法,主要采取抗生素进行病原学治疗。

(五)护理问题

1.体温过高 与感染有关

2.潜在并发症:脑疝

(六)护理措施

1.一般护理及饮食管理

(1)保持病室的温度在18~22℃,湿度50%~60%。

(2)鼓励患儿多饮水,体温>38.5℃时,应在30分钟内使体温降至正常水平。降温的方法可用物理降温(头枕冰袋、酒精擦浴、温水浴)或药物降温[阿苯片、对乙酰氨基酚(百服宁)、酚麻美敏(泰诺)、阿司匹林等],密切监测体温,并记录。降温后30分钟测体温一次。遵医嘱定时给予抗生素。协助或给予口腔护理,每日2~3次。给予高蛋白、高热量、高维生素饮食,不能进食者,给予鼻饲。准确记录24小时出入量。

2.观察病情,对症处理  观察皮肤弹性、黏膜湿润的程度。15~30分钟巡视病房1次,定时监测体温(T)、脉搏(P)、呼吸(R)、血压(BP)并记录,发现问题及时通知医生并作好抢救准备工作。严密观察患儿生命体征、神志、瞳孔的变化,如有异常(脉搏减慢、呼吸节律不规则、瞳孔不等大等圆、对光反射减弱或消失)遵医嘱给予镇静、脱水药。惊厥发作时将患儿侧卧位或头偏向一侧,备好吸痰物品。

3.防治并发症 评估皮肤情况及可能受损的程度。保持皮肤(尤其注意臀部)清洁、干燥,大小便不能控制者应及时更换被污染的用品并冲洗肛周。及时更换潮湿的衣服,先穿患侧,再穿健侧,脱衣服时,应先脱健侧,再脱患侧。保持肢体在功能位上,防止足下垂的发生。每1~2小时翻身1次,翻身时避免拖、拉、拽等动作,防止擦伤。减少探视的人员及探视次数,绝对卧床休息,治疗及护理工作应相对集中,减少不必要的干扰。

强调:腰穿后去枕平卧6小时,以防头痛

(七)健康教育

帮助患儿及家长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根据患儿及家长的情况,介绍病情、治疗和护理的目的,取得患儿及家长的配合及信任。预防化脓性脑膜炎,首先预防细菌引起的上呼吸道感染。对恢复期的患儿,应积极进行各种功能训练,减少或减轻后遗症。


内容纠错 | 意见建议 | 关于我们 | 联系站长
Copyright©2009-2025 医护学习网 * Medicine & Nursing Learn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