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简称“功血”,是指由内、外因的影响,引起调节生殖的神经内分泌的释放或相互调控异常,所引起的异常子宫出血,与全身及内外生殖器官本身的器质性病变无关。功血是妇科常见病之一,可发生在任何年龄,约20%发生于青春期,30%发生于育龄期,50%发生于绝经前期。根据卵巢功能状态不同,可分为排卵性月经失调和无排卵性功血。无排卵性功血,多发生于青春期与绝经过渡期妇女。青春期下丘脑一垂体一卵巢轴间的调节功能尚未发育成熟,与卵巢间尚未建立稳定的协调关系;绝经过渡期妇女则因卵巢功能衰退,剩余卵泡对垂体促性腺激素反应低下,不能发育成熟而无排卵。排卵性月经失调,多发生于生育年龄妇女。常见有两种类型:黄体功能不足与子宫内膜不规则脱落。
一、病因
导致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的内、外因包括应急、恐惧、忧伤、精神过度紧张、气候和环境变化,过度劳累和某些疾病等因素通过大脑皮质和神经递质,引起下丘脑一垂体一卵巢轴的功能调节异常。长期营养不良、严重贫血及代谢紊乱也可影响激素的合成、转运和代谢,而导致月经异常或持续无排卵。
二、临床表现
(一)无排卵性功血
1.不规则的子宫出血,月经周期紊乱,经期长短不一。
2.月经淋漓不净,经量过多,可出现贫血。
3.经期无下腹疼痛或其他不适。
(二)有排卵性月经失调
1.月经周期缩短,月经频发或月经周期正常,而经期延长。
2.生育年龄妇女可出现不孕或在孕早期流产。
三、辅助检查
1.妇科检查 盆腔检查无器质性病灶发现。
2.诊断性刮宫(简称诊刮) 通过诊刮达到止血及明确子宫内膜病理诊断的目的。
3.宫腔镜检查 可直视病变部位取活检以诊断宫腔病变。
4.基础体温测定 了解有无排卵。
5.宫颈黏液结晶检查 判断有无排卵。
6.阴道脱落细胞涂片检查 可了解有无排卵及雌激素水平。
7.激素水平测定 测定血清孕酮值,了解有无排卵;测定血催乳素及甲状腺素,可排除其他内分泌疾病。
四、治疗原则
(一)无排卵性功血
1.支持治疗 加强营养,保证休息,防止感染,纠正贫血。
2.药物治疗
(1)青春期病人以止血、调整月经周期、促使卵巢排卵为原则。
(2)绝经过渡期病人以止血、调整月经周期、减少经血量、防止子宫内膜病变为原则。
3.手术治疗
(1)刮宫术:适用于大出血及有子宫内膜癌高风险的病人。
(2)子宫内膜切除术:应在宫腔镜下进行且必须明确病理诊断后方可实施。
(3)子宫切除术:适用于各种治疗无效且无生育要求的病人。
(二)有排卵性月经失调
1.促进卵泡发育,刺激黄体功能和黄体功能替代。常用雌激素、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和黄体酮。
2.调节下丘脑一垂体一卵巢轴的功能,促进黄体萎缩。常用孕激素和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
五、护理问题
1.有感染的危险 与月经量过多、经期延长、贫血及机体抵抗力下降;宫腔内总有开放血窦,细菌易从阴道侵入宫腔有关
2.焦虑 与反复不规则阴道出血,担心预后及疾病性质不佳,影响未来生育有关
3.知识缺乏 缺乏如何正确使用性激素相关知识
4.活动无耐力 与子宫不规律出血、月经过多、引起贫血有关
六、护理措施
(一)一般护理
1.休息与活动指导 出血期间卧床休息,适当限制活动及探视时间,保证病人充分休息。保持充足的睡眠,避免过度劳累,减少体力消耗。
2.饮食护理 鼓励病人进食高蛋白、高维生素及含铁量高的食物,如猪肝、鸡蛋、红枣等含铁高的食物。同时注意多食粗纤维食物,以保持大便的通畅。
3.保持会阴清洁,每日用1:5000的高锰酸钾溶液会阴冲洗两次。 勤换卫生护垫和内裤,预防逆行性感染。
4.出血期间禁止性生活及坐浴。
5.告知病人有关疾病防治及护理知识,解除其思想顾虑。
6.保持室内空气新鲜,每日通风两次,每次20分钟。
7.保持环境安静以减少感官刺激,避免与其他焦虑病人接触。
(二)疾病护理
1.注意观察和询问病人出血情况、皮肤及黏膜苍白的程度。
2.严密观察与感染有关的症状体征,监测白细胞计数和分类。
3.大出血的病人应绝对卧床休息,注意观察生命体征及意识状态。详细记录病人的生命体征及出血量,嘱病人保留会阴垫及内裤等以便准确估计出血量。对出血多者,要绝对卧床休息,遵医嘱做好配血、输血、止血等工作,维持病人正常的血容量。
4.配合医师的止血措施,做好手术止血准备,如刮宫术。
5.遵医嘱准确用药,注意观察口服抗生素与激素类药物出现的不良反应,并及时与医师联系。
七、健康教育
1.教育病人保持良好的生活及饮食习惯,保证睡眠,避免过度劳累、情绪激动的不良刺激,平稳过渡青春期和围绝经期。
2.告知病人使用激素治疗时应严格按照医嘱服药以达到疗效。
3.教育病人注意经期卫生,保持会阴部清洁,防止继发感染。
4.教会病人使用放松技术,如看电视、看书、听音乐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