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点等级: ☆ ☆ ☆ ☆ ☆
1.病因 乳癌是女性发病率较高的恶性肿瘤,病因尚未完全明了。通常认为易患因素有性激素变化、遗传因素、地区因素、饮食习惯、癌前期病变等。
2.临床分期 ① 一期:肿块小于3cm ,无粘连,腋窝无淋巴结转移。② 二期:肿块3~5cm ,可活动,与皮肤有粘连,同侧腋窝有可活动散在淋巴结。③ 三期:肿块大于5cm ,与皮肤广泛粘连或有溃疡,与深部筋膜、胸肌有粘连,同侧腋窝或锁骨下有数个融合成块淋巴结,尚能推动,胸骨旁淋巴结转移。④ 四期:癌肿广泛扩散,与皮肤或胸肌、胸壁固定,同侧腋窝淋巴结粘连固定,或有广泛淋巴结转移(锁骨上及对侧腋窝淋巴结) ,或远处转移。
3.转移途径 包括直接浸润、淋巴转移、血行转移。最主要的转移途径为淋巴转移。且向同侧腋窝转移最多见。
4.评估
(1) 临床表现: ① 乳房肿块:多见于乳房外上象限,早期表现为无痛、单发、质硬、表面不光滑、与周围组织分界不清,不易推动。② 皮肤改变:随肿块体积增大,侵入周围组织可引起乳房外形改变。当癌肿侵及Cooper 韧带会出现“酒窝征” ;癌肿侵及乳管,出现乳头内陷;癌细胞堵塞皮下和皮内淋巴管可引起淋巴水肿,使皮肤出现“橘皮征”。晚期可出现卫星结节、铠甲胸、皮肤溃疡。③ 腋窝淋巴结肿大:肿大淋巴结质硬,无压痛,后期可与皮肤和深组织粘连。④ 特殊类型乳癌:A.炎性乳癌:多见于妊娠期或哺乳期年轻妇女。表现为整个乳房肿大发硬,但无明显局限性肿块。预后极差。B.乳头湿疹样癌(Paget病) :开始乳头刺痒、灼痛,以后出现慢性湿疹样改变,乳头内陷和破损。预后较好。
(2) 与疾病相关的健康史及个人史:包括既往史、月经史、生育史、哺乳史、家族史、外伤史、手术史、疾病史、内分泌治疗史等。乳癌好发于40~60 岁妇女,高危人群包括未婚、未育、未授乳、月经初潮早于12 岁、绝经迟于50 岁、第一胎足月产晚于35 岁的妇女;肥胖、高脂饮食、应用激素类药物、有乳腺疾病史、有乳癌家族等人群。
(3) 心理社会状态:包括患者的年龄、职业、文化程度、婚姻状况、对于疾病相关知识的了解,患者的自我概念、家庭经济及社会支持状况。了解病人及家属对疾病的治疗、预后的认识程度,判断其对疾病和手术的承受能力。
5.治疗 应尽早手术,辅以化疗、放疗、激素、免疫等措施的综合治疗。
(1) 手术治疗: ① 乳癌根治术:整个乳房、胸大肌、胸小肌、腋窝及锁骨下淋巴结的整块切除。② 乳癌扩大根治术:在根治术基础上切除2~4 肋软骨及肋间肌以及胸廓内动静脉及周围淋巴组织。③ 乳癌改良根治术:单纯乳腺切除,同时作腋窝淋巴结清扫,保留胸肌。④ 乳房单纯切除或部分切除:对晚期或年老体弱不能耐受根治术者适用。
(2) 化疗:化疗是必要的全身性辅助治疗方式,可降低术后复发率。要求多疗程联合化疗,常用CM F 方案(环磷酰胺、甲氨蝶呤、氟尿嘧啶)。化疗期间定期检查肝功能、白细胞计数,若白细胞计数小于3 × 109 /L ,延长间隔时间或停药。
(3) 放疗:可在术前、术后采用,术前杀灭癌肿周围癌细胞,术后减少扩散及复发,提高生存率。一般在术后2~3 周,在锁骨上、胸骨旁以及腋窝等区域进行放射。
(4) 激素疗法:乳腺细胞内有一种能与雌激素相结合的蛋白质,称雌激素受体。内分泌疗法在于取消或抑制雌激素,使这一环节中断,从而使癌细胞不能分裂和增殖。常用雌激素拮抗剂为三苯氧胺(TA) ,副作用小,术后需连续用药5 年。
6.护理
(1) 术前护理:做好心理护理及术前的常规准备。
(2) 术后护理: ① 卧位:血压平稳后改半卧位。② 严密观察病情:密切观察生命体征、伤口及引流液情况,保持伤口干燥,预防感染。③ 预防患侧上肢水肿:抬高患侧上肢,以减轻水肿,禁止在患侧量血压、注射或抽血。④ 伤口护理:妥善固定皮瓣,伤口加压包扎,皮瓣下作持续负压吸引,并保持引流管通畅。⑤ 功能锻炼:术后24 小时开始腕部活动;3~5 天开始肘部活动;1 周后作肩部运动,逐渐增加活动范围;10~12 天开始全范围关节活动。
(3) 出院康复指导:定期做乳房自我检查或到医院复查,观察有无复发,5 年内避免妊娠。
A1 型题
1.乳腺癌病变发展过程中最常见的转移部位是(C)。
A.肺B.肝C.腋窝淋巴结D.锁骨下淋巴结E.胸骨旁淋巴结
2.乳腺癌病人皮肤出现“酒窝征”的原因是(D)。
A.粘连B.肿物压迫C.并发炎症D.癌肿侵及Cooper 韧带E.癌细胞堵塞表浅淋巴管
3.下列不符合炎性乳腺癌特点的是(B)。
A.多见于年轻妇女哺乳期B.病变发展缓慢C.整个乳房肿大、红热、发硬D.转移早 E.预后差
4.一、二期乳痛主要治疗方法是(D)。
A.放射治疗B.化学治疗C.内分泌治疗D.手术治疗E.免疫治疗
5.乳癌时乳腺库柏韧带受累可出现(E)。
A.皮肤水肿B.乳头凹陷C.湿疹样变D.橘皮样改变E.“酒窝征”
6.以下哪项是乳癌早期的主要临床特征(B)。
A.橘皮样改变B.无痛性肿块C.乳头溢血D.乳头内陷E.同侧腋窝淋巴结肿大粘连
7.第1 、2 期乳癌的主要治疗方法是(A)。
A.乳癌根治术B.放射疗法C.免疫疗法D.激素疗法E.化学疗法
8.以下哪项是晚期乳癌的特征(C)。
A.乳头溢液B.酒窝征C.腋窝淋巴结融合固定D.肿块3cm 左右 E.肿块表面高低不平
9.乳癌根治术后预防皮瓣坏死的措施中,无关的是(A)。
A.取平卧位,抬高患肢B.加压包扎伤口C.引流管接负压吸引 D.局部用沙袋压迫E.早期患侧肩部制动
10.乳腺癌的首发症状是(C)。
A.乳头凹陷B.橘皮样改变C.无痛性肿块 D.乳房弥漫性增生E.两侧乳头位置不对称
11.第一期乳腺癌的肿块直径不超过(C)。
A.1cm B.2cm C.3cmD.4cm E.5cm
A2 型题
1.梁某,女,45 岁,右侧乳腺发现一无痛性肿块,生长速度快,质硬,与周围分界不清,同侧腋窝淋巴结肿大,应考虑(B)。
A.急性乳腺炎B.乳癌C.乳腺囊性增生病 D.乳腺纤维腺瘤E.乳管内乳头状瘤
2.某女,30 岁,因乳癌做根治术,并经化疗,出院前进行健康指导,以下哪项对预防复发最重要(C)。
A.加强营养B.参加体育活动增强体质C.5 年内避免妊娠D.经常自查乳房E.定期来院复查
3.马某,女,40 岁,患乳癌准备行乳癌根治性手术,术前病人最关心的健康宣教内容是(A)。
A.手术方式和手术效果 B.术前备皮、用药的重要性 C.手术室的环境和设备 D.术后疼痛和不适的处理
E.术后上肢功能锻炼的方法
4.某女,50 岁,右乳外上象限乳腺癌,直径4cm 与皮肤有粘连,但尚可推动,腋窝淋巴结有2 个散在肿大,其临床分期为(B)。
A.第一期B.第二期C.第三期D.第四期E.第五期
A3 型题
某女,45 岁,偶然发现左乳房肿块,直径约2cm ,质较硬,无压痛,与皮肤有少许粘连。左侧腋下可扪及1cm 大小肿大的淋巴结。
1.该病人最可能的诊断是(D)。
A.乳腺囊性增生病B.导管内乳头状瘤C.乳房脓肿D.乳癌E.乳房结核
2.该病人的治疗方法为(D)。
A.乳房部分切除术B.乳房单纯切除术C.乳癌根治术D.乳癌改良根治术E.乳癌扩大根治术
3.下列关于该病人的术后护理措施,不正确的是(D)。
A.抬高患侧上肢B.患侧胸壁加压包扎C.保持引流管通畅 D.早期活动患肢E.不在患肢测血压
4.病人术后进行功能锻炼的方法正确的是(E)。
A.术后2 天进行腕部活动 B.术后6 天进行肘部活动 C.术后6 天进行肩关节活动
D.术后8 天进行上肢外展活动 E.术后10~12 天进行全范围关节活动
王某,女,55 岁,右乳房外上象限可扪及2cm × 3cm 肿块,质硬,尚能活动,皮肤有橘皮样变,被诊为乳癌。
5.乳癌的橘皮样改变是由于(A)。
A.淋巴水肿B.低蛋白水肿C.静脉水肿D.炎性水肿E.营养性水肿
6.乳癌较早转移途径是(C)。
A.组织液B.血液C.淋巴D.种植转移E.直接蔓延
7.病人术后出院,给予康复指导,错误的是(D)。
A.继续功能锻炼B.定期乳房自查C.按时来院复查 D.盼子心切,5 年内可以妊娠E.遵医嘱服药
某女,48 岁,未婚,左侧乳房出现无痛性肿块,边界不清,质地坚硬,直径为4cm ,同侧腋窝2 个淋巴结肿大,无粘连,诊断为乳癌,需手术治疗。
8.该病人的乳癌分期为(B)。
A.第一期B.第二期C.第三期D.第四期E.晚期
9.此病人术前备皮范围是(C)。
A.胸部、同侧腋下及颈部B.胸部、同侧腋下 C.胸部、同侧腋下及上臂D.胸部、上臂E.胸部、双侧腋下
10.上述病人乳癌根治术后,为预防皮下积液及皮瓣坏死的主要措施是(E)。
A.半卧位B.加压包扎伤口C.抬高同侧上肢 D.局部沙袋压迫E.引流管持续负压吸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