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点等级: ☆ ☆ ☆ ☆ ☆
1.腹股沟疝 腹内脏器或组织从腹股沟区的间隙或薄弱处突向体表的疝,可分为腹股沟斜疝和腹股沟直疝。斜疝是腹内脏器从腹壁下动脉外侧的深环突出,经腹股沟管,再由腹股沟外环穿出,可进入阴囊,以儿童和青壮年多见,嵌顿机会较多;直疝是腹内脏器从腹壁下动脉内侧的直疝三角直接由后向前突出,不经过内环,不进入阴囊,多见于老人,极少嵌顿。
腹股沟斜疝与直疝的鉴别见下表。
斜 疝 | 直 疝 | |
发病年龄 | 多见于儿童与青壮年 | 多见于老年 |
突出途径 | 经腹股沟管突出,可进入阴囊 | 由直疝三角突出,不进入阴囊 |
疝块外形 | 椭圆或梨形,上部呈蒂柄状 | 半球形,基底较宽 |
回纳病块后压住深环 | 疝块不再突出 | 疝块仍突出 |
精索与疝囊的关系 | 精索在疝囊后方 | 精索在疝囊前外方 |
疝囊颈与腹壁下动脉的关系 | 疝囊颈在腹壁下动脉外侧 | 疝囊颈在腹壁下动脉内侧 |
嵌顿机会 | 较多 | 较少 |
2.股疝 腹内脏器经股环、股管向股部卵圆窝突出的疝。多见于中年经产妇。疝块一般不大,症状轻微,站立或腹压增加时,在卵圆窝处有半球状肿块。极易发生嵌顿和绞窄。嵌顿后疝块不能回纳,且有疼痛,常伴急性肠梗阻表现。应及早手术治疗。
3.脐疝 腹腔内脏器自脐环突出的疝。脐部出现球形迹块。多发生于婴儿,也可发生于成人。婴儿脐疝不易嵌顿,成人容易嵌顿。婴幼儿多采用非手术治疗,成人需要手术治疗。
4.切口疝 腹腔内脏器自腹部手术切口瘢痕处突出的疝。主要发病原因是腹部切口感染。多见于术后数周或数月,在伤口瘢痕处发现柔软的疝块,很少嵌顿。需行手术治疗。
A1 型题
1.切口疝最主要的发病原因是(B)。
A.营养不良B.切口感染C.放置引流物时间过长 D.术后咳嗽、腹胀E.切口血肿
2.下列关于脐疝的叙述不正确的是(D)。
A.多见于婴儿及中年以上妇 女 B.多因脐环闭合不全或脐部瘢痕组织薄弱所致
D.婴儿脐疝可自行痊愈 C.成人脐疝极少嵌顿 E.婴儿脐疝多为易复性疝
3.一个3 岁小儿平均血压正常的是(B)。
A.8 /5.3kPa(60 /40mmHg) B.11.5 /7.7kPa(86 /58mmHg)
C.12.8 /8kPa(96 /60mmHg ) D.13.3 /8kPa(100 /60mmHg)
E.14.7 /10.7kPa(110 /80mmHg)
4.最易发生嵌顿的腹外疝是(D)。
A.腹股沟斜疝B.腹股沟直疝C.脐疝 D.股疝E.切口疝
5.腹股沟直疝与斜疝的最主要的鉴别之处是(D)。
A.疝块的形状B.发病的年龄 C.嵌顿的程度D.回纳疝块压迫内环,增加腹压疝块是否出现 E.包块的位置
A2 型题
1.8 岁男孩,疝内容物可达阴囊处,疝块回纳后,压内环,增加腹压不再出现。诊断应考虑为(A)。
A.腹股沟斜疝B.腹股沟直疝C.股疝 D.脐疝E.切口疝
2.钱某,女,48 岁,主诉:卵圆窝处有胀痛感,站立时卵圆窝处有半球形肿块,可回纳,诊断为股疝,正确的处理是(A)。
A.尽早手术治疗 B.观察生命体征 C.观察有无腹痛、腹膜刺激征 D.观察包块的大小 E.观察有无呕吐、发热、腹胀
3.小明,9 岁,疝内容物可达阴囊处,外观呈梨形,其消失与指压内环,增加腹压有关,诊断应考虑(A)。
A.腹股沟斜疝B.腹疝C.腹股沟疝 D.切口疝E.脐疝
4.孙某,男,6 小时前负重物时,右侧斜疝被嵌顿,哪项临床表现,说明疝内容物已发生缺血坏死,应做好急诊手术前准备(E)。
A.疝块增大,不能回纳B.局部有剧烈疼痛C.疝块紧张发硬,有触痛
D.阵发性腹痛伴呕吐E.全腹有压痛,肌紧张
5.伍某,男,患右侧腹股沟斜疝,1 小时前背重物时疝块突然增大、不能回纳,疝块紧张发硬伴疼痛和压痛。可能是(D)。
A.易复性疝B.难复性疝C.滑动性疝D.嵌顿性疝E.绞窄性疝
6.6 个月婴儿腹部包块,其大小随腹压增高而发生变化。诊断为腹股沟斜疝,治疗原则是(D)。
A.紧急手术 B.择期手术 C.早期手术 D.暂不手术 E.禁忌手术
7.某男,60 岁,因腹股沟直疝疝块嵌顿,行手法复位后,应重点观察的内容是(C)。
A.生命体征B.是否有肠梗阻表现C.是否有肠破裂表现 D.疝块是否再次脱出E.有无全身感染症状
B 型题
A.脐环B.内环C.股环D.外环E.腹股沟三角
1.腹股沟直疝的疝环位置在(E)。
2.股疝的病环位置在(C)。
A.腹壁浅动脉外侧,腹股沟韧带上方 B.腹壁浅动脉内侧,腹股沟韧带上方
C.陷窝韧带外侧,腹股沟韧带下方 D.腹壁下动脉外侧,腹股沟韧带上方
E.腹壁下动脉内侧,腹股沟韧带上方
3.腹股沟斜疝的疝囊颈位于(D)。
4.腹股沟直疝的疝囊颈位于(E)。
5.股疝的疝囊颈位于(C)。
A.腹股沟斜疝B.腹股沟直疝C.股疝 D.切口疝E.脐疝
6.最常见的腹外疝(A)。
7.最容易发生绞窄的疝(C)。
8.多见于中年以上经产妇(C)。
9.多发生于男性年老体弱者(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