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常心电活动起源于窦房结
(一)常规心电图导联
1.肢体导联 为从人体额面探查心电活动的导联,有双极肢导联和加压单极肢导联。
①双极肢导联(标准导联Ⅰ、Ⅱ、Ⅲ)
②加压单极肢导联(aVR、aVL、aVF)
导联名称 | 正极(探查电极) | 负极 |
Ⅰ | 左上肢 | 右上肢 |
Ⅱ | 左下肢 | 右上肢 |
Ⅲ | 左下肢 | 左上肢 |
导联名称 | 简写 | 探查电极位置 |
加压单极右上肢导联 | aVR | 右上肢 |
加压单极左上肢导联 | aVL | 左上肢 |
加压单极左下肢导联 | aVF | 左下肢 |
导线连接方法: 红色导线-右上肢 黄色导线-左上肢 兰色导线-左下肢 顺时针 黑色导线-右下肢
导联符号 | 探查电极位置 |
V1 | 胸骨右缘第4肋间 |
V2 | 胸骨左缘第4肋间 |
V3 | V2与V4连线中点 |
V4 | 左锁骨中线平第5肋间 |
V5 | 左腋前线上与V4同一水平 |
V6 | 左腋中线上与V4同一水平 |
(二)心电图的各波及间期的意义与正常范围
1.正常心电图的各波及间期的名称和意义
①P波:是由心房激动所产生。
②P—R间期:为心房开始除极到心室开始除极的时间,反映电活动从心房到心室的传导时间。P开始-R开始
③QRS波群:是由心室激动所产生,代表全部心室肌除极时的电位变化和时间。
④S-T段:为心室除极刚结束到复极前的一段无明显电位变化的短暂时间。S结束-T开始
⑤T波代表心室复极时的电位变化和时间。
⑥Q-T间期:为心室从激动开始到复极结束的整个心电活动时间。Q开始-T结束
2.心电图各波、段、间期正常范围
标准肢导联 | 加压肢导联 | 胸导联 | ||
P波 | 方向 | Ⅰ直立 Ⅱ直立 Ⅲ直立、双相、平坦或倒置 |
aVR倒置 aVL直立、双相、平坦或倒置 aVF直立 |
V1~2直立、双相、平坦或倒置 V3~6直立 |
振幅 | <0.25mV | <0.20mV | ||
时间 | ≤O.11s | |||
P-R间期 | 0.12~O.20s | |||
振幅 | 深度小于同导联R波的1/4,aVR导联例外,可呈Qr波 | |||
Q波 | 时间 | <0.04s | ||
R波 | 振幅 | Rl<1.5mv | RaVR<0.5mV RaVL<1.2mV RaVF<2.0mV |
RV1<0.7mV RV5<2.5mV RV1+SV5<1.2mV RV5+SVl<4.0mV(男) <3.5mV(女) |
S波 | 波型 | V1~2呈rS或QS型 V3~4呈RS型 V4~5望qRS、RS、qR或R型 |
||
QRS波群 | 时间 | 0.06~O.10s | ||
S-T段 | 抬高 | ≤0.1mV | V1~2≤O.2mV v3~4≤0.3mV v5~6≤0.1mV |
|
压低 | <0.05mV | |||
T波 | 方向 | Ⅰ直立 Ⅱ直立 Ⅲ直立、双相、平坦或倒置 |
aVR之倒置 aVL直立、双相、平坦或倒置 aVF直立、双相、平坦或倒置 |
V1~2直立、双相、平坦或倒置 V3~6直立 |
振幅 | 大于同导联R波的1/1O | |||
U波 | 方向 | 与T波一致 | ||
振幅 | 0.05~0.2mV | |||
时间 | 0.O9~O.34s |
例题:
1.心电图检查时红色导联线应连接在(A)
A.右上肢 B.右下肢 C.左下肢 D.胸前 E.左上肢
2.探查电极置于左锁骨中线平第五肋间的胸导联为(D)
A.V1 B.V2 C.V3 D.V4 E.V5
3.正常心电图中由心房激动产生的波是:(A)
A.P波 B.Q波 C.R波 D.T波 E.U波
4.属于正常心电图范围的是(D)
A.P波0.30mV B.P-R间期0.25s C.S-T段标准导联0.2mV D.T波振幅大于同导联R波的1/10 E.U波与T波相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