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点等级: ☆ ☆
1.治疗原则 本病治疗主要是应用抗生素如青霉素、氨苄西林等控制感染和对症处理。
2.护理
(1) 护理诊断:
① 调节颅内压能力下降:与颅内感染有关。 ② 体温升高:与感染有关。 ③ 疼痛(头痛):与颅内压增高或腰椎穿刺有关。 ④ 有体液不足的危险。 ⑤ 营养失调、低于机体需要量:与呕吐、腹泻及意识障碍不能进食有关。 ⑥ 潜在并发症:脑疝。 ⑦ 潜在并发症:惊厥。
(2) 护理措施:
① 预防和降低颅内压的护理:A.防止颅内压增高:避免一切刺激包括声、光等,室内保持安静。 置患儿于头肩抬高 15°~30°侧卧位休息,以利于头部血液回流降低颅内压力,同时避免呕吐造成窒息。 避免患儿哭闹,因哭闹可使颅内压进一步升高。 B.按医嘱应用降低颅内压的药物(如甘露醇)。 用药前要检查药液,注意不能与其他药液混合静脉滴注,按医嘱静脉应用抗生素如青霉素、头孢菌素类等。 输入药液时应在 1 小时内输完,由于本病静脉给药疗程较长,须有计划地选择与保护静脉。
② 体温升高的护理:迅速给予降温,可给患儿戴冰帽使脑组织温度下降,降低大脑皮质的兴奋性,并减少脑组织的氧消耗,防止发生惊厥。
③ 头痛的护理:A.保持安静,保证患儿休息,避免强光刺激。 B.观察患儿头痛的反应如评估其程度以利于护理效果的评价。 C.患儿腰椎穿刺取脑脊液后,嘱其去枕平卧休息 6小时,避免发生头痛。 D.按医嘱应用降低颅内压的药物,注意观察患儿用药后的反应。
④ 预防体液不足的护理:A.观察并记录呕吐物的量及性质。 B.对发热的患儿要及时降温,鼓励患儿多饮水(尤其药物降温后)。 观察有无体液不足的表现如前囟、眼窝凹陷,皮肤弹性差,尿量减少等,及时通知医生,按医嘱静脉补充液体。
⑤ 营养失调的护理:A.评估患儿所需营养的需要量。 B.根据患儿的进食能力选择不同的方式补充营养。 C.对不能鼻饲者按医嘱给静脉补液或静脉高营养。
⑥ 预防脑血的护理:患儿颅内压增高时除采取避免颅内压继续增高的措施外,严密观察患儿生命体征、眼球运动及瞳孔变化等,注意肌张力改变。
⑦ 预防惊厥的护理:保持安静,避免各种对患儿的刺激。 密切观察有无惊厥的先兆。
⑧ 健康指导:A.选择适当的方式解释对患儿采取避免刺激、取头抬高侧卧位等措施的目的,介绍预后估计。 B.指导昏迷患儿的家长观察呼吸、脉搏、神志等情况,讲解并示范帮助患儿翻身、清洁皮肤并保持干燥等操作方法。 C.需做腰椎穿刺的患儿在穿刺前先向家长说明检查脑脊液的目的。 D.出院时指导家长继续观察患儿是否发生并发症及后遗症。 E.加强社区护理,做好预防化脓性脑膜炎的卫生宣教并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
A1 型题
对化脓性脑膜炎患儿的处理,正确的是(A)
A.保持安静,头侧位以防窒息 B.硬脑膜下穿刺时应侧卧位,固定头部 C.重症患儿输液速度宜快,防止休克
D.颅压高时应适量放出脑脊液 E.硬脑膜下积液者可穿刺放液,每次不少于 30ML
A2 型题
患儿,男,11 个月,出现喷射性呕吐,前囟饱满,诊为化脓性脑膜炎,其不正确的护理措施为(E)
A.严密观察患儿生命体征及瞳孔的变化 B.保持室内安静,避免一切刺激
C.将患儿头肩抬高 15°~30°,侧卧位 D.给予甘露醇 E.增加补液量